近日,人大代表提出要降低英語教學比重和分數,理由是學英語的人很多,而英語實用性不強,真正在實際生活中用到英語的人很少,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在英語上性價比太低。

英語作為中國人看世界和了解世界的工具,長期以來與語文和數學一起作為主科,占據了高考相當大的分數比例。
長期以來,英語的主科地位一直受到挑戰和質疑,也一直是討論熱點。
近日,人大代表提出要降低英語教學比重和分數,理由是學英語的人很多,而英語實用性不強,真正在實際生活中用到英語的人很少,浪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在英語上性價比太低。
判斷一個學科是否為主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衡量。一是教學比重,二是考試權重,人大代表的提議可以理解為要取消英語作為主科的地位。
該提議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感謝有你
100萬個人中,大概只有一個人能用得上英語,也就是說,一個人用得上的東西,要有100萬人和他一起陪讀,這個本身不合理吧?
@MikeLBJ
英語可不可以像駕照一樣,有需要的人去學習去考個證,沒有需要的不用學呢?
@飛奔的雪
大多數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用不到英語,現在網絡外語翻譯工具發達,所以沒必要讓學生們在一門以后用不到的學科上浪費時間和精力,應該降低英語比重甚至改為選修科目。
教育部對此也回應,英語當前課時占比在各科里已經明顯低于語文、數學、體育和藝術等科目,占比僅為6%-8%,占語文1/3,已經大幅度削減了英語的教學比重。
與此同時,教育部也充分肯定了英文的重要作用,并未提及要降低英語的考試分數,意味著其主科地位仍舊未變。
根據2022年新課標各科占比可以看出,英語在校內教學里占的時長確實已明顯下降,英語在校內課時排倒數第三,從義務教育階段到高中階段多個省市也都在縮減英語課的教學比重。
01
未來要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可以幫助學生拓展學生的國際視野,增強孩子跨文化溝通的能力。
英語可以讓你飛得更高更遠,它是未來學習、交流和生活的工具,如編寫代碼需要英語,查閱文獻資料需要英語等,閱讀國外文獻和技術資料需要英語。
在印度,人們的普遍觀念是:“在我們的國家,英語不僅僅是語言,而是階級。”精英階層掌握了英語,很多有錢人紛紛把孩子送出國,他們清楚這樣才能夠比別人更快掌握外面信息,獲得信息優勢,而信息是核心競爭力。
外語的主科地位的調整和傳統文化的學習是不能對立的,兩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英語學習和文化自信也不是非黑即白問題。
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來源于國家的綜合實力,中國人只有學好英語,才能夠走向世界,從而增強科技、軍事和文化實力,提升在國際的競爭力。
傳統文化的學習和傳播是全方位的,并非只體現在語文、道法和歷史等學科的學習上,也不能只由某個學科承擔,中高考命題里面也在出圍棋等與傳統文化相關的元素。
學英語并不是崇洋媚外,而是能夠增強文化自信的鏈接橋梁,有助于文化輸出,讓世界更了解中國,用英語講好中國故事、讓世界更了解中國是學生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
02
放棄英語等同于放棄機遇
社會發展至今,培養多元化人才體系是根本,主動放棄英語,就會錯過太多機會。
首先,目前掌握英語的國家英美等掌握著世界上大量的領先科技技術,有芯片等諸多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問題亟待我們去解決,科學技術如果要迅猛突破和發展,就必須有大量的人學習和掌握英語。
當下的中國,需要大量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如果英語逐漸邊緣化的話,就不利于掌握一手先進技術資料。
其次,普遍不再重視英語的風氣一旦形成,將會影響到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影響中國走向世界的國際化進程。
目前面對復雜多變、日益嚴峻的國際形勢,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正在想方設法圍堵中國,妖魔化中國,給中國潑臟水,跟中國打輿論戰,只有掌握了英語,才能進行有力反擊,采用英語用數據和事實說話,破解國外妖魔化中國的陰謀和陽謀。
最后,英語可以幫助中國打開通往世界的大門,中國的大部分外交場合英語依舊主要用英語,如果弱化英語,將影響國家間貿易,交流合作等。
03
該改變的是模式方法而不是比重
長期以來,唯分數論的應試教育英語,讓英語實用性不強。
國人在英語上耗費的時間、金錢和精力實在太多了,長達十幾年學習真正有幾個人能夠做到英語口語流利,能夠熟練使用英語?大部分學成了啞巴英語。
@林濤
投入和回報往往不成正比,考試考的東西和科研要用到的東西交集并沒有那么多,辛辛苦苦考出六級,翻譯的水平還趕不上基于神經網路算法的翻譯軟件的正確率高。
@Exotica
現行的英語教學模式確實有問題,非??贪?,教科書完全不教詞根等最基本的東西,反而全靠學生死記硬背。
@知白守黑
花這么多課時學習的效果跟別的選修課效果一樣,這種教學已經很失敗了。
英語應改變之前靠大量背單詞、做題的應試學習方式,注重理解和交流,通過大量閱讀、聽說來強化英語學習,培養語言學習興趣,才是正確的語言學習之道。
只降低了比重,如果英語考核方式不變,教學方式不變,考核分數不變,家長仍舊會花費大量時間和金錢帶孩子去補課,也是達不到降低比重的初衷的。
教學和學習模式不對才是讓英語實用性不強的因,如果優化模式方法提高教學效率,讓人人能夠學好英語,覺得英語有用的人就會多起來。
(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