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教師負擔重,這是眾所周知的。要給教師減負,關鍵在于分析原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源頭在哪里?更難的是,如果如何去解決它,從哪兒做起?

曾有教育部領導這樣說:“這些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給學生減負,今天我要強調,教師也需要減負。”強調要把教師從各類檢查、考核、評比中解脫出來,這一強調得到了老師們的點贊。教師確實需要減負!
“雙減”深入實施,學生過重的負擔有一定程度減輕。但作為老師是做了加法的,特別是要參加托管的老師,任務更加重了,過重的負擔擠占了老師的備課時間,影響教育質量的進一步提高,也影響了老師們的家庭生活。
教師負擔重,能看出這個問題的不只是教育部領導,老師們都是有切身體會。關鍵在于分析原因,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源頭在哪里?更難的是,如果如何去解決它,從哪兒做起,是從自身做起還是先讓別人做起。否則,正確的話一直說也沒有用,一般的規律是,不提則罷,一經提起則會越來越重。教師過重的負擔從哪兒來?只有檢查考核與評比的負擔嗎?真幾張表算什么負擔,真正的負擔遠比填表要來得厲害。
其一,師資配備的問題 。在生源流入的區域,有關教育的要素未同步流入,如教師編制、土地指標等未轉移,那么,在近十年教師編制一個都不增的情況下,教師教學要承擔更多的教學任務,必然加重負擔。這里當然還有生師比設置的原因,在美國實施小班化15人的時候,我們還在努力控制56人以上的大班額,標準的小學也有45人初中50人,同樣上課、改作、個別輔導等,教師的教學負擔是他們的三四倍。這是結構性負擔,只有經濟進一步發展,國力更加雄厚,生師比進一步改善才會降下來才會減輕。
其二,教師評價的問題。對于教師來說,各類評比性的活動,是要盡量參加的,如個人業務的教學比武、先進評比等,這些成績關乎教師的職稱評定,這是大多數老師無法超脫的。對于教師業績考核,這是作為事業身份的人員,也是必須的。那么,教學的成績、論文的數量,還有各類榮譽,考核成績關系每年等級認定,其背后就是職稱評定中需要計算的優秀或良好數量的折算分,當教師的誰也逃不走的,超脫不了。這是伴隨教師從教生涯的必然負擔。那么躺平行不行?不行,小心末位淘汰制。
三是上級的各類檢查。教師的工作是良心活,責任心決定教師的勞動質量的。但是,總有管理層不放心,總是有很多的檢查,從教育部的角度來說,認為給下面限定各種檢查評比的次數,就可以減輕教師負擔。但是,現實遠遠不是這么簡單的。就如教育部每年對省級政府或下級教育行政部門至少有十幾項專項督查或綜合評價,這些督查看似督查下面的政府,但是,馬上就會延伸到學校里去,最終落腳點就是在教師身上。
如教育部每年學期初的開學總要進行督查,這樣部里督省里,省里督市里與縣里。那么縣里,也要廣泛檢查,內容從安全、衛生、創建到教師的備課筆記,學校里當然也要認真應對,那么開學這兩天,一所學校會受到哪幾類檢查呢?首先是學校的自查,老師們總要應對吧,安全材料、家訪材料、備課筆記、假期反思、讀書筆記等等,一樣也少不了。其次是掛牌督學、教育行政部門聯系干部、教研室、鄉鎮領導上門檢查,當然安全部門也少不了。當然還有可能更高級別的領導也來,查的內容差不多,但一個也不少不了。僅一個開學檢查就是如此,平時更多的是五花八門的各類教育進校,教育行政部門各種類別的檢查,特別是無窮無盡的安防檢查等。當然,還有參加文明創建、疫情防控等,這些是老師們認為負擔最重的任務。
四是教師自身的成長需要。教師既要傳授知識與技能,發展智力,還有學生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質與審美等,既教書又育人,這些意味著教師要不斷參加進修培訓,更新認知,這是教師一個特別重的負擔。不管你業務水平如何,也不管愿不愿意,每年七十二學時繼續教育是少不了的。同樣,還有規定任務的公開課、教研活動等等,需要大量的業余時間去完成,教學任務是不能落下的,足見教師勞動的復雜性。如果有些老師發展的自主能動性更強一點,如學歷進修、業務比武等,那更加是沒日沒夜的。
五是各類改革的負擔。教育改革層出不窮,既有全國性的課程改革,也有區域的自主的教育改革,更有大大小小的單項的教材改革,學校自主的改革。這些改革,很多并沒有深入研究設計的與理性論證的,匆匆上馬,對教師來說又是一種折騰。與改革同步的就是各類培訓、各類評比、各種教學模式,讓教師窮于應付,這類負擔遠比填幾張表格復雜得多。學校自身的無效活動,也是直接影響到了教師的教學。以上簡單的列舉,只是說明這些負擔是基本上減不了的,因為中國的教師工作獨立性不是很強,受制于各種管理與控制的,自主性缺乏是教師負擔重的重要原因。教育行政的權力是強大的,各種決定、文件并不需要老師們同意的,教師身上有形無形的壓力大部分來自各級教育行政部門。
當然,教師素質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自身素質跟不上那么很簡單的事也會成為負擔。因而,給教師減負的想法是好的,但要有針對性。只有給老師們真正減負,才會讓老師有更多時間集中精力教學,才會有更高質量的教育。給教師減負道路是漫長的,老師們也要做好反復的準備。
(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